中國香港東南沿海流紋岩石六方柱節理李作明 林海勇 香港地質學會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 全文刊登于《粤港(深圳)地质科学与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节录) 原處於大陸山岳丘陵的香港流紋岩六方柱節理﹐經過幾千萬年的變遷﹐時至今日卻已處於濱海地帶﹐這是因為經過第四紀四大冰期過後間冰期階段﹐近一萬年來氣候暖化﹐冰雪溶化﹐海水上升﹐促成原在現代海岸以南約二百公里的海水面向北入侵﹐海水升高達到今日的海平面﹐於是香港東南接受近東西向的海侵﹐入侵海水面不斷侵蝕香港東南海濱。原處於山地丘陵也變成了半島和島嶼﹐海水日夜的漲潮退潮﹐大面積侵蝕上述流紋岩六方柱節理﹐便促成現代高達近百米的六方柱海蝕崖﹑海蝕洞﹑成排手風琴的六方柱群﹐規模大﹐還有海中延拔的六方柱十分壯觀﹐成為我國甚至世界上罕見可見的海濱地區酸性流紋岩六方柱地質地貌特殊景觀。十分稀罕﹐十分壯觀是具有世界性意義的地質及地貌景觀。當然也具有科學價值和意義﹐固此具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是十分有必要保護的這一自然歷史遺產. (部分图片) 圖1 ﹕花崗岩及流紋岩及其凝灰岩體佔香港陸地面積的八成半 圖2 ﹕香港九龍半島清水灣-西貢半島地勢圖及地質簡圖 圖3﹕果洲群島中的六方柱陡壁岩崖 圖4: 香港西貢橋咀島北部流紋岩具流紋構造 圖5 ﹕香港西貢萬宜水庫西壩基的流紋岩 圖6 ﹕香港西貢大網仔河外展訓練中心對岸泡球狀、珍珠狀流紋岩 圖7﹕岩石系列包括流紋岩﹑球粒狀流紋岩﹑凝灰熔岩﹑流紋質熔岩﹑凝灰質熔岩﹑泥球狀凝灰岩及碎屑狀凝灰岩﹑英安岩 圖8﹕流紋岩及球粒狀流紋岩之顯微鏡下特徵 圖11﹕果洲群島中的六方柱節理被海水侵蝕﹐全部裸露 圖12﹕柱石斜倒呈石砲狀﹐人們稱之為炮台石
圖13﹕柱石有傾覆之現象
圖14﹕在萬宜水庫東壩建築開挖出六方柱近於直立但在凝結時滑移後又張裂並被後期的基性輝長岩脈充填而形成六方柱摺曲的壯觀景象
|